1.薄膜生长技术: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欢萍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来控制钙钛矿薄膜的生长,这种方法突破了传统的基于阳离子B位配位相互作用的思路。这一突破有助于实现更高效和稳定的钙钛矿薄膜制备,对于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2.光电转换效率: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研发新的空穴传输材料,并利用真空蒸镀法制造钙钛矿薄膜,成功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至26.41%,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3.缺陷密度控制:全无机CsPbI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热点,面临着吸收层缺陷密度较高的问题。这些缺陷会导致非辐射电荷复合,从而影响电池的开路电压和整体效率。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方法来减少这些缺陷,以提升电池性能。4.长期稳定性:长期稳定性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北京大学周欢萍组及合作者在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稳定性的提升有助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寿命。5.缺陷钝化技术: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中,通过缺陷钝化技术提升了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与稳定性。缺陷钝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减少电子和空穴的非辐射复合,从而提高电池性能。6.光驱动反应应用: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陈鹏飞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Wee-Jun Ong教授和武汉理工大学李能教授的指导下,系统总结了卤化物钙钛矿的基本性质、合成和结构,以及在光驱动反应中的应用进展。他们还对卤化物钙钛矿的电子性质、催化机理进行了计算研究,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7.手性钙钛矿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李德慧教授课题组对手性钙钛矿的结构、合成方法与材料性能进行了总结。通过引入手性配体分子,制备出的手性钙钛矿不仅降低了维度,还赋予了材料独特的手性结构,这使其在手性光学与光电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他们总结了直接合成法和手性配体协助法两种合成方法。

引用:
以上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更多产品:
钙钛矿结构的BaCeO3
钙钛矿型氧化物BaBO3-δ(B=Fe,Co,Nb)
Sr掺杂钙钛矿型氧化物Y1-xSrxCoO3
Sm0.5Sr0.5CoO3-δ钙钛矿型氧化物
La1-xKxFe1- yCoyO3(x=0,0.1;y=0,0.5)催化剂
双钙钛矿型氧化物(Sr2-3xLa2xCax)FeMoO6
钙钛矿型LaFe1-xCoxO3(x=0,0.2,0.4,0.6,0.8,1.0)
SmMeO_3钙钛矿型氧化物
钙钛矿型氧化物Ln0.5Sr0.5CoO3
纳米钙钛矿型氧化物 LaMnO3
钙钛矿型氧化物负载纳米金属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