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新品上市
P-PAMAM胶原支架加持 重启牙齿自愈力的秘密武器
发布时间:2025-05-21     作者:ssl   分享到:

P-PAMAM胶原支架加持 重启牙齿自愈力的秘密武器

说起看牙医,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捂住嘴巴。牙痛,不仅让人茶饭不思,更令人担心的是,如果问题严重到牙髓坏死,那基本只能选择“终极方案”——根管治疗。这个方法虽然能保住牙齿,但也就此切断了牙齿的“生命线”,让原本鲜活的牙变成了“空壳”,容易变色、变脆,甚至一不小心就碎了。

有没有可能,不用拔掉牙髓,而是让它“复活”?近年来,一个被称为“牙本质-牙髓再生”的新思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而支架材料,就是这个新疗法的核心之一。最近,一种新型的复合支架材料——磷酸化聚酰胺-胺交联胶原蛋白支架(P-PAMAM+COL),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色,有望在未来的牙科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

从“填补”到“重建”,牙齿治疗在悄悄进化

传统的根管治疗,其实就像是在一间倒塌的房子里把坏掉的结构清除,再用填料塞住空洞。虽然房子勉强还站着,但早已不复原貌。而“再生治疗”想做的,是让这间房子自己修复、重新长好。

要实现这个目标,不能仅靠药物,还需要一种“脚手架”,既能支撑结构,又能引导新的组织慢慢长起来。胶原蛋白(COL)是目前用得比较多的一种天然材料,因为它是我们体内本就存在的成分,生物相容性好、不会引起排异反应。但单靠它还不够——强度低,降解太快,不太能撑住整个修复过程。

“聪明”的材料:给胶原蛋白加点“智慧分子”

科研团队想到的办法是,给胶原蛋白加上一种特别的“交联剂”——P-PAMAM树状大分子。这个听起来有点绕口的名字,其实就是一种“分支特别多”的分子,就像一棵精致的分子树。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末端可以装很多“功能团”,而通过磷酸化处理之后,这些末端就变成了带负电的“吸引力中心”,可以和钙离子等成骨元素“亲密接触”,激活骨生成的过程。

科研试剂.png

换句话说,就是给胶原蛋白“装备”了一个聪明又勤劳的搭档,不仅增强了材料的结构强度,还让它更有“活力”,能更好地诱导新骨生长。

在这一方向上,中新康明已实现对改性PAMAM(如P-PAMAM)的定制化制备能力,并具备公斤级产量的大批量生产与稳定供应能力我们不仅掌握了成熟的合成工艺,也注重产品在牙科再生、骨组织工程等应用场景中的性能开发,欢迎科研和产业伙伴洽谈合作。

动物实验的初步验证:不仅长得快,还长得好

在研究中,科学家把这三种支架(纯胶原蛋白、普通PAMAM复合胶原、磷酸化PAMAM复合胶原)分别植入了大鼠颅骨的缺损部位,结果发现,P-PAMAM+COL这一组的新骨生成最为明显,不仅骨量更多,密度更高,而且组织结构也更加完整、自然。更重要的是,周围没有发现明显的炎症反应,说明它对身体是友好的。

这意味着,它不仅能引导骨组织再生,而且在体内也“温柔相处”,不会引起免疫攻击。对于将来在口腔这种复杂、易感染的环境下使用,无疑是个好消息。

应用于牙齿再生,这种支架有何潜力?

将这种支架应用于牙本质-牙髓再生治疗,可能改变整个牙科治疗的思路。如果医生不再是用填料“封死”牙齿,而是利用这种“有生命的支架”引导牙髓组织和牙本质再生,受损牙齿就有机会真正恢复“生机”,维持原有的功能和感觉。对患者来说,不仅意味着更长久的治疗效果,还能减少牙折、牙变色等后遗症。

此外,这种支架的设计理念其实也可以拓展到其他口腔组织再生甚至骨修复的领域。比如牙槽骨缺损、种植体周围的骨质修复等,都是它未来可能施展拳脚的地方。

写在最后:再生医学不再遥远

P-PAMAM+COL复合支架的出现,是科研和医学结合的又一次跨越。它不仅让“再生一颗牙”从设想变成可能,也预示着未来的牙科治疗将不再只是“补”和“拔”,而是更多“修复”与“再生”。

当然,这项技术还需要更多临床验证,但这一步,已经迈出了令人兴奋的起点。

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你再去牙科就诊,医生会说:“没关系,我们让它自己长回来。”

 相关产品:

PAMAM G1-OH聚酰胺胺接羟基

PAMAM G1-COOH 聚酰胺胺接羧基

PAMAM G2-NH2 聚酰胺胺接氨基

PAMAM G2-OH聚酰胺胺接羟基

PAMAM G2-COOH 聚酰胺胺接羧基

PAMAM G3-NH2 聚酰胺胺接氨基

PAMAM G3-OH聚酰胺胺接羟基




库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