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474922-77-5;DSPE-PEG,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
DSPE-PEG(CAS 号 474922-77-5,化学名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 - 聚乙二醇)是一种结构最简单的磷脂 - PEG 共轭物,凭借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与双亲性,成为纳米药物载体领域的 “黄金标准” 材料。其分子结构由两部分通过稳定的酰胺键连接:疏水端为 1,2 - 二硬脂酰 - sn - 甘油 - 3 - 磷酸乙醇胺(DSPE),包含两条 C18 饱和脂肪酸链,赋予分子强大的疏水缔合能力;亲水端为线性聚乙二醇(PEG)链,分子量可在 500-20000 Da 范围内精确调控,常用规格为 2000 Da 和 5000 Da,通过空间位阻效应赋予分子水溶性与抗蛋白吸附特性。
理化性质呈现典型的两亲性特征:外观为白色至类白色粉末(高分子量 PEG)或蜡状固体(低分子量 PEG),在氯仿、甲醇中溶解度 > 30 mg/mL,在水中可分散形成澄清胶体溶液(浓度 <10 mg/mL)。临界胶束浓度(CMC)低至 10⁻⁷-10⁻⁸ M,这意味着在极低浓度下即可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粒径 10-50 nm),且胶束在稀释条件下仍保持稳定。热稳定性优异,分解温度> 220℃,在 pH 5.0-8.0 范围内化学稳定,可耐受高压灭菌处理(121℃,30 分钟)。
自组装行为是 DSPE-PEG 最核心的性能优势。在水溶液中,分子通过疏水相互作用自发形成以 DSPE 为核心、PEG 为壳层的球形胶束,核心区域可包载脂溶性药物(如紫杉醇、多西他赛),包封率通常 > 90%,且能缓慢释放(半衰期 24-48 小时)。当与其他磷脂(如 DPPC)混合时,可形成脂质体,PEG 链在脂质体表面形成 “水化层”,有效阻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识别与吞噬,这种 “隐形” 效应使脂质体在体内循环时间延长至 72 小时以上,显著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在药剂学领域,DSPE-PEG 是长效制剂开发的关键辅料。以阿霉素脂质体为例,含 5 mol% DSPE-PEG 的制剂较普通脂质体在乳腺癌模型中半衰期延长 6.3 倍,肿瘤部位药物蓄积量增加 3.8 倍,同时将骨髓抑制毒性降低 70%。在疫苗递送中,其形成的纳米载体可保护抗原不被降解,同时促进抗原呈递细胞的摄取,使免疫应答强度提升 2-3 倍。此外,其在局部给药系统中也有应用,如作为眼部给药制剂的增稠剂,延长药物在角膜的滞留时间。
科研价值体现在为各类纳米载体提供标准化修饰方案:在新型纳米粒(如聚合物胶束、金属纳米颗粒)表面修饰 DSPE-PEG,可统一改善其水溶性与生物相容性;在仿生膜研究中,作为人工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模拟细胞表面的糖萼结构;在药物筛选中,构建基于 DSPE-PEG 胶束的高通量筛选平台,评估化合物的脂溶性与生物活性。目前,含 DSPE-PEG 的上市制剂已有十多种(如多柔比星脂质体),其在临床中的成功应用奠定了其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不可替代地位,持续推动新型给药系统的研发。
产地:西安
规格:50mg 100mg 500mg
纯度:95%
状态:固体/粉末
储藏条件:冷藏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实验!
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可提供合成磷脂、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嵌段共聚物、顺磁/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及纳米金棒、近红外荧光染料、活性荧光染料、荧光标记的葡聚糖BSA和链霉亲和素、蛋白交联剂、小分子PEG衍生物、点击化学产品、树枝状聚合物、环糊精衍生物、大环配体类、荧光量子点、透明质酸衍生物、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等等,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需求。
更多推荐:
PEG衍生物;mPEG-COOH,67665-18-3
1403744-37-5,COOH PEG DSPE,DSPE PEG COOH
474922-22-0,DSPE-PEG-MAL
474922-26-4;DSPE-PEG-NH2,磷脂聚乙二醇氨基
Alkyne-PEG-DSPE,炔基-聚乙二醇-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
小编:HLL 2025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