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学术前沿
CY7-Ivermectin,CY7标记伊维菌素的合成过程
发布时间:2025-09-02     作者:axc   分享到:

CY7-Ivermectin,CY7标记伊维菌素的合成过程

CY7-Ivermectin 是一种由近红外荧光染料 Cyanine7(CY7)与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伊维菌素(Ivermectin)通过化学修饰偶联而成的荧光探针复合物。其设计思路在于利用伊维菌素分子结构中多个羟基或氨基位点作为反应位点,通过活性酯化学(如CY7-NHS酯与伊维菌素羟基或氨基的酰胺化反应)或点击化学方式完成荧光标记。CY7 的分子骨架由多甲炔链与吲哚环系构成,吸收峰通常位于740–760 nm,发射峰在770–790 nm,具备优异的近红外荧光特性,可在生物体系中实现深层成像和低背景干扰。伊维菌素为大环内酯多糖衍生物,分子量约875 Da,含有多个二糖结构及多个位点可供修饰,因而在CY7修饰后仍保持一定的分子框架与亲脂性。

在合成过程中,通常先选择CY7的NHS酯或马来酰亚胺活化衍生物作为荧光基团供体。伊维菌素分子上的伯羟基或经过氨基化改造的位点可与活性酯基团发生亲核取代,生成稳定的酯键或酰胺键。该反应通常在无水有机溶剂(如DMF、DMSO)中进行,必要时加入有机碱(如DIPEA 或 TEA)以促进反应。反应条件温和,以避免伊维菌素母核降解。产物经反应后通常为复杂的混合物,需要进一步纯化以获得单一的CY7-Ivermectin偶联物。

纯化步骤主要依赖高效液相色谱(HPLC),尤其是反相C18柱分离。反应粗产物溶于甲醇或乙腈后,采用乙腈-水体系(通常含0.1%三氟乙酸或甲酸作为离子对修饰剂)进行梯度洗脱,可以将未反应的伊维菌素、游离CY7及副产物与目标产物有效分离。目标组分通常在紫外-可见检测器下同时表现出伊维菌素紫外吸收(约245–280 nm)和CY7的近红外吸收(约750 nm),从而实现双重监测。收集相应峰后,经冷冻干燥可获得纯净的CY7-Ivermectin 产物。必要时还可辅以制备型HPLC或凝胶渗透色谱以进一步去除高分子杂质。

表征方法方面,首先通过质谱(MALDI-TOF 或 ESI-MS)确认分子量的增加,以验证CY7基团的引入。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可用于观察大环结构和多糖部分的化学位移变化,尤其是酰胺或酯键生成后出现的新信号。红外光谱(FTIR)在1650 cm^-1 附近可检测酰胺Ⅰ带的增强,也能辅助证明偶联键的存在。紫外-可见光谱应在350 nm 处显示伊维菌素特征吸收峰,并在750 nm 附近出现CY7的吸收峰;荧光光谱激发于750 nm,可见其在780 nm左右的强荧光发射,表明CY7荧光性质在偶联后仍然保持。纯度检测则通过分析型HPLC确认单一主峰,峰面积纯度通常要求大于95%。此外,若应用于生物体系,还可进行稳定性测试,包括不同pH环境、血清或缓冲液中荧光信号保持情况。

总的来说,CY7-Ivermectin 的制备结合了大环内酯分子的复杂结构与近红外荧光染料的优良光学性能。通过的化学偶联、严格的纯化和全面的表征,能够获得高纯度、高稳定性的荧光探针,为其后续在生物体系中的成像与分子追踪研究奠定基础。

产品名称:CY7-Ivermectin,CY7标记伊维菌素

纯度:95%+

性状:固体或液体

储藏条件:-20°C干燥避光保存

包装规格:50mg  100mg  250mg  500mg(按需提供)

厂家:齐岳生物

CY7-Ivermectin

关于我们

齐岳生物供应近红外荧光花菁染料标记各种官能团的定制服务,如活性酯(NHS酯)、马来酰亚胺(MAL)、叠氮(N₃)、炔基(alkyne)等,便于与蛋白质、肽、多糖、抗体、寡核苷酸、纳米颗粒等共价偶联。可选择多种功能团与目标分子进行精准结合,实现对蛋白质、多肽、抗体、核酸或纳米材料的荧光修饰。此外,齐岳生物还提供定制染料标记服务,包括肽类、蛋白类、小分子、糖类等不同类型标的物,满足用户在科研、成像等多方面的个性化应用。

推荐产品:

吲哚菁绿标记溶菌酶 ICG-Lysozyme

吲哚菁绿标记溶血磷脂酰胆碱 ICG-LPC

吲哚菁绿标记柔红霉素 ICG-Daunorubicin

吲哚菁绿标记软骨素 ICG-Chondroitin

吲哚菁绿标记山梨糖 ICG-Sorbose

仅供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实验AXC.2025.09


库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