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C-R9,FITC标记九聚精氨酸肽常用于增强递送效率
FITC-九聚精氨酸肽(FITC-R9)是一类通过在九聚精氨酸(R9, nona-arginine)肽链上引入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标记而形成的荧光肽探针。R9属于典型的细胞穿膜肽(CPP, Cell-penetrating peptide),由九个连续的精氨酸残基构成。精氨酸的胍基侧链带有正电荷,能够与细胞膜上带负电荷的磷脂和糖胺聚糖发生强烈的静电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其高效跨膜转运能力。通过在R9肽的N端或Lys残基位置引入FITC标记,研究人员可在保持其穿膜活性的同时赋予其荧光示踪功能,使得该分子成为研究细胞摄取、纳米载体修饰和表面功能化的重要工具。
在分子结构层面,FITC通过其异硫氰酸酯基团与肽链上的伯胺(通常是N端氨基或赖氨酸ε-氨基)反应,生成稳定的硫脲键。FITC具有强烈的绿色荧光(λ_ex ~495 nm, λ_em ~520 nm),在常规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中均可轻松检测。R9则作为经典的细胞穿膜肽,其长度适中,既保证了高效进入细胞的能力,又避免了过长肽链可能带来的免疫原性和合成难度。两者结合后的FITC-R9分子兼具生物活性和荧光可视化特性,因而在纳米材料功能化及表面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在表面功能化应用方面,FITC-R9可作为表面修饰剂,赋予基底材料以细胞穿透性或正电荷特性。例如,在玻片、金纳米颗粒、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聚合物微球或脂质体表面,通过共价键或静电吸附固定FITC-R9,可以实现以下功能:(1)增强材料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细胞摄取效率;(2)在表面引入荧光标记,便于对材料在细胞或组织中的分布进行可视化追踪;(3)通过多肽的正电荷调节表面电性,从而改善材料的稳定性与分散性。
在微阵列和生物芯片领域,FITC-R9修饰的表面可以用于构建具有特异性相互作用能力的功能界面。例如,利用其带正电荷的胍基团,FITC-R9能够与表面负电荷分子(如DNA、RNA或多阴离子多糖)结合,从而实现核酸或多糖的高效固定。另一方面,FITC的引入使得这种表面可通过荧光信号进行检测与校正,有助于实现高通量检测与成像。
在药物递送系统中,FITC-R9修饰的纳米颗粒或脂质体常用于增强递送效率。由于R9能够跨膜进入细胞,表面修饰FITC-R9的载体在进入细胞时表现出的优势。此外,荧光标记的存在使得研究人员能够直观观察纳米系统的摄取、胞内运输和释放行为,从而在药物递送体系优化中发挥指导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表面功能化过程中FITC-R9的密度和取向对于其生物学性能影响。过高的修饰密度可能导致肽链间的静电排斥,降低穿膜效率;而过低的密度则可能无法改善细胞摄取效果。因此在表面功能化设计中需通过实验优化标记比例。此外,FITC分子在强光照下容易发生光漂白,其荧光信号在碱性条件下也可能衰减,因此在表面功能化后的应用中应考虑实验条件对荧光稳定性的影响。
综上所述,FITC-R9是一类兼具细胞穿透性和荧光示踪性的功能化分子。其在表面功能化中的应用不仅能改善材料与细胞的相互作用,还能提供荧光标记以实现可视化追踪。凭借其结构简洁、合成便利及高效跨膜能力,FITC-R9在生物材料修饰、纳米药物递送
产品名称:FITC-R9,FITC标记九聚精氨酸肽
纯度:95%+
性状:固体或液体
储藏条件:-20°C干燥避光保存
包装规格:50mg 100mg 250mg 500mg(按需提供)
厂家:齐岳生物
关于我们
齐岳生物供应近红外荧光花菁染料标记各种官能团的定制服务,如活性酯(NHS酯)、马来酰亚胺(MAL)、叠氮(N₃)、炔基(alkyne)等,便于与蛋白质、肽、多糖、抗体、寡核苷酸、纳米颗粒等共价偶联。可选择多种功能团与目标分子进行精准结合,实现对蛋白质、多肽、抗体、核酸或纳米材料的荧光修饰。此外,齐岳生物还提供定制染料标记服务,包括肽类、蛋白类、小分子、糖类等不同类型标的物,满足用户在科研、成像等多方面的个性化应用。
推荐产品:
CY3.5-Transferrins
Cy3-alkyne
CY3炔基
CY3-Amyloid β-Peptide 1-42 human
CY3-β-淀粉样多肽1-42
CY3-Angiopep-2
仅供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实验AXC.20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