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EG-Cyanine7,端可修饰的甲氧基聚乙二醇近红外荧光染料的反应步骤
MPEG-Cyanine7是一类由末端可修饰的甲氧基聚乙二醇(xMPEG,x通常代表功能化位点,如NH₂、COOH、N₃等)与近红外荧光染料Cyanine7(Cy7)通过共价键偶联形成的荧光标记高分子探针。xMPEG提供优异的水溶性与生物相容性,使探针在体内长循环并降低非特异性吸附;Cy7作为近红外二区荧光染料,具有穿透深、背景低、灵敏度高的优势,常用于活体成像、肿瘤靶向诊断、药物递送可视化等领域。因此,xMPEG-Cyanine7兼具“长循环 + 近红外成像”功能,是构建可视化纳米平台的重要核心模块。
在合成过程中,xMPEG与Cy7之间的连接通常依赖于活性酯化、酰胺键形成或Click化学反应,取决于xMPEG末端基团类型及Cy7衍生物结构。以下以常见的“MPEG-NH₂与Cy7-NHS酯”偶联为例,描述典型反应步骤:
步:原料活化与纯化
选用分子量合适的MPEG-NH₂(如2k、5k或10k),在真空或氮气保护下干燥以去除水分。Cyanine7通常使用具有NHS(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形式的Cy7-NHS,以保证高偶联效率。Cy7-NHS通常易受水解,应在低温、惰性气氛中保存。
第二步:溶剂选择与反应体系搭建
MPEG-NH₂溶于无水有机溶剂(如DMF、DMSO或无水CH₂Cl₂,DMF常用),浓度一般为10–50 mg/mL。Cy7-NHS溶于少量无水DMF,并等摩尔或略过量加入。为提高反应速率,可加入碱性催化剂(如DIPEA或TEA)调节pH至8.0–9.0,利于氨基攻击NHS酯。
第三步:酰胺键偶联反应
在氮气或氩气保护下搅拌反应,温度控制在室温至30 °C,时间2–24小时。反应过程中氨基攻击NHS酯生成稳定酰胺键,并释放NHS副产物。为避免自缩合或水解,需控制水含量并保持体系无杂离子。
第四步:初步纯化与溶剂置换
反应后,可通过减压蒸发或透析去除小分子溶剂。然后使用透析袋(Mw cutoff 2k或3.5k)对产物透析24–48小时,更换去离子水或PBS以去除未反应的Cy7、NHS和催化剂残留。
第五步:深度纯化与冻干
透析后溶液可进一步通过Sephadex凝胶层析或超滤浓缩,确保产物单峰分布。终将纯化溶液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固体xMPEG-Cyanine7粉末,便于长期保存与后续修饰。
第六步:结构表征
UV-Vis吸收光谱:检测Cy7吸收峰(~750 nm),确认染料引入。
荧光光谱:发射峰约在780–810 nm,验证成像能力。
¹H NMR核磁共振:通过PEG特征峰与Cy7芳香区信号确认连接。
GPC或MALDI-TOF MS:确定分子量增加是否符合理论。
HPLC分析:检查纯度和游离Cy7残留。
第七步:可进一步功能化(x位点保留)
若xMPEG上另一端仍保留可修饰位点(如MPEG-NH₂-Cyanine7仍有羧基),可继续接入靶向分子、药物、肽或配体,构建多功能探针。例如:
PEG-Cy7-mannose(免疫细胞靶向)
PEG-Cy7-folate(肿瘤叶酸受体靶向)
PEG-Cy7-药物(可视化递送)
优点总结
PEG提高水溶性、稳定性、血液循环时间
Cy7实现深层近红外成像
共价键稳定,体内不易解离
可调接头结构控制间距与荧光效率
易扩展为多功能平台
产品名称:MPEG-Cyanine7
纯度:95%+
性状:固体或液体
储藏条件:-20°C干燥避光保存
包装规格:50mg 100mg 250mg 500mg(按需提供)
厂家:齐岳生物
关于我们
齐岳生物供应近红外荧光花菁染料标记各种官能团的定制服务,如活性酯(NHS酯)、马来酰亚胺(MAL)、叠氮(N₃)、炔基(alkyne)等,便于与蛋白质、肽、多糖、抗体、寡核苷酸、纳米颗粒等共价偶联。可选择多种功能团与目标分子进行精准结合,实现对蛋白质、多肽、抗体、核酸或纳米材料的荧光修饰。此外,齐岳生物还提供定制染料标记服务,包括肽类、蛋白类、小分子、糖类等不同类型标的物,满足用户在科研、成像等多方面的个性化应用。
推荐产品:
CY2/CY3/CY5/CY5.5/ICG-PD-1抑制剂
花菁素/ICG标记PD-1抑制剂/CY3标记BMS-202
CY2/CY3/CY5/CY5.5/ICG-藏红花
花菁素CY2/CY3/CY5/CY5.5/ICG标记藏红花
CY系列染料(CY2/CY3/CY5/CY5.5于ICG-丹皮酚
仅供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实验AXC.20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