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宣传资料 > 特殊定制
齐岳供应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六种负极材料
发布时间:2021-04-20     作者:zzj   分享到:

锂电池主要负极材料有锡基材料、锂基材料、钛酸锂、碳纳米材料、石墨烯材料等。锂电池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是影响锂电池能量密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锂电池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隔膜被称为锂电池的四个最核心材料。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各类负极材料的性能指标、优缺点及可能的改进方向。

1.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是一种石墨化结构的碳材料,自身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同时由于其脱嵌锂时深度小、行程短,作为负极材料在大倍率充放电时极化作用较小,可提高电池的大倍率充放电性能。

然而,碳纳米管直接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时,会存在不可逆容量高、电压滞后及放电平台不明显等问题。如Ng等采用简单的过滤制备了单壁碳纳米管,将其直接作为负极材料,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700mAh/g,可逆容量仅为400mAh/g

碳纳米管在负极中的另一个应用是与其他负极材料(石墨类、钛酸锂、锡基、硅基等)复合,利用其独特的中空结构、高导电性及大比表面积等优点作为载体改善其他负极材料的电性能。

2.石墨烯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六元环形成的新型碳材料,具有很多**的性能,如大比表面(2600m2g-1)、高导热系数(5300Wm-1K-1)、高电子导电性(电子迁移率为15000cm2V-1s-1)和良好的机械性能,被作为锂离子电池材料而备受关注。

石墨烯直接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非常可观的电化学性能。试验室曾采用水合肼作为还原剂、制备了丛林形貌的石墨烯片,其兼具硬碳和软碳特性,且在高于0.5V电压区间,表现出电容器的特性。

image.png

2石墨烯负极材料

石墨烯负极材料在1C放电倍率下,首次可逆容量为650mAh/g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仍可达到460mAh/g。石墨烯还可作为导电剂,与其他负极材料复合,提高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采用超声分散法制备了Fe3O4/石墨烯复合材料,在200mA/g的电流密度下放电,经过50次循环后,容量为1235mAh/g;在500010000mA/g电流密度下放电,经过700次循环后,容量分别能达到450mAh/g315mAh/g,表现出较高的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3.钛酸锂

尖晶石型钛酸锂被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负极材料,因具有如下优点:

1)钛酸锂在脱嵌锂前后几乎“零应变(脱嵌锂前后晶胞参数”a0.836nm仅变为0.837nm)

2)嵌锂电位较高(1.55V),避免“锂枝晶”产生,安全性较高;

3)具有很平坦的电压平台;

4)化学扩散系数和库伦效率高。

钛酸锂的诸多优点决定了其具有**的循环性能和较高的安全性,然而,其导电性不高、大电流充放电时容量衰减严重,通常采用表面改性或掺杂来提高其电导率。

image.png

3钛酸锂负极材料

经碳包覆的钛酸锂具有较小的粒径和良好的分散性,表现出更优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碳包覆提高了钛酸锂颗粒表面的电子电导率,同时较小的粒径缩短了Li+的扩散路径。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膨胀石墨的孔洞中原位生长碳纳米管,合成了膨胀石墨/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首次可逆容量为443mAh/g,以1C倍率充放电循环50次后,可逆容量仍可达到259mAh/g。碳纳米管的中空结构及膨胀石墨的孔洞,提供了大量的锂活性位,而且这种结构能缓冲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体积效应。

4.硅基材料

硅作为锂离子电池理想的负极材料,具有如下优点:

1)硅可与锂形成Li4.4Si合金,理论储锂比容量高达4200mAh/g(超过石墨比容量的10)

2)硅的嵌锂电位(0.5V)略高于石墨,在充电时难以形成“锂枝晶”;

3)硅与电解液反应活性低,不会发生有机溶剂的共嵌入现象。

然而,硅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循环性能下降和容量衰减,主要有两大原因:

1)硅与锂生成Li4.4Si合金时,体积膨胀高达320%,巨大的体积变化易导致活性物质从集流体中脱落,从而降低与集流体间的电接触,造成电极循环性能迅速下降;

2)电解液中的LiPF6分解产生的微量HF会腐蚀硅,造成了硅电极容量衰减。

为了提高硅电极的电化学性能,通常有如下途径:制备硅纳米材料、合金材料和复合材料。

通过高能球磨法制备了Si-NiSi-Ni复合物,然后利用HNO3溶解复合物中的Ni单质,得到了多孔结构的Si-NiSi复合物。

image.png

4硅基负极材料

5.锡合金

SnCoC是锡合金负极材料中商业化较成功的一类材料,其将SnCoC三种元素在原子水平上均匀混合,并非晶化处理而得,该材料能****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的体积变化,提高循环寿命。

6.锡氧化物

SnO2因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781mAh/g)而备受关注,然而,其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次不可逆容量大、嵌锂时会存在较大的体积效应(体积膨胀250%300%)、循环过程中容易团聚等。通过制备复合材料,可以****SnO2颗粒的团聚,同时还能缓解嵌锂时的体积效应,提高SnO2的电化学稳定性。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朝着高比容量、长循环寿命和低成本方向进展。金属基(锡基、硅基)材料在发挥高容量的同时伴随着体积变化,由于金属基合金材料的容量与体积变化成正比,而实际电芯体积不允许发生大的变化(一般小于5%),所以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容量发挥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解决或改善体积变化效应将成为金属基材料研发的方向。

钛酸锂由于具有体积变化小、循环寿命长和安全性好等**优势,在电动汽车等大型储能领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由于其能量密度较低,与高电压正极材料LiMn1.5Ni0.5O4匹配使用,是未来高安全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

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具有比表面积、高的导电性、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在新型锂离子电池中具有潜在的应用。然而,碳纳米材料单独作为负极材料存在不可逆容量高、电压滞后等缺点,与其他负极材料复合使用是目前比较实际的选择。


我们可以提供Fe2O3、Co3O4、TiO2以及金属硫化物等复合电极材料;碳负极材料、合金类负极材料、锡基负极材料、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负极材料;以及钛基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包括Co掺杂的Li4Ti5O12纳米纤维,Pd/CeO2-TiO2纳米纤维膜和N-TiO2/g-C3N4复合材料。

相关定制

互穿网络结构CNT@TiO_2多孔纳米复合材料

C@MoS2,Fe3O4@C和TiO2@C材料

TiO2/RGO负极材料

TiO2@MoS2分级结构复合材料

Li4Ti5O12-TiO2复合材料

Si@TiO2&CNTs复合材料

核壳Co3O4@a-TiO2微/纳米结构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石墨烯复合一维二氧化钛纳米材料

锂硫电池TiO2/S复合正极材料

Li4Ti5O12材料

3D多孔石墨烯与P25(TiO2)复合用于锂离子电池

TiO2CoPtTiO2/CoPt/FeOx锂离子负极材料三维有序大孔(3DOM)材料

雪花状二氧化钛/二维纳米碳化钛复合材料

新型活性组分/石墨化介孔碳复合材料

20TiO2-GC纳米复合材料

TiO_2/石墨烯及TiO_2/Fe_3O_4复合材料

Li4Ti5O12/rutile-TiO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纳米碳材料(石墨烯rGO和多壁碳纳米管MCNTs)的三维纳米复合材料

二氧化钛纳米线/二维层状碳化钛复合材料

Si和TiO2复合合成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

g-C3N4包裹的SnO2-TiO2纳米复合材料

C/SnO2/TiO2纳米复合电极材料

硫掺杂二氧化钛/碳化钛(S-TiO2/Ti3 C2)复合材料

Co3O4/TiO2纳米管复合材料

TiO2-GO纳米复合材料

TiO2@NC材料

ZnCo2O4@TiO2纳米墙阵列复合材料

氧化钛包覆多孔中空硅球复合材料(MHSi@TiO2-x)

立方状二氧化钛/二维纳米碳化钛复合材料

氧化钛-碳纳米复合材料(TiOx@C)

负载TiO2的石墨化有序介孔碳复合材料

二氧化钛包覆银纳米线(Ag@TiO2)的纳米复合材料

TiO2/CoPt/FeOx锂离子负极材料

二维氧化钛功能化石墨烯(Graphene-TiO2杂化片和氧化石墨烯包裹的碳纳米管(GO-e-CNTs)杂化片

TiO2/MXene-Ti3C2纳米复合材料

异质核壳结构的TiO2@Nb2O5复合负极材料

BN/TiO2及Ni-BN/TiO2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Mn3O4/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碳包覆富锂钛酸锂Li4+xTi5O12/C

介孔尖晶石型LTO/rutile-TiO2纳米片复合材料

LTO/Ag复合材料

**TiO2/r-GO复合材料

三维有序大孔TiO2/氧化铁复合负极材料

石墨烯/超长TiO2(B)纳米管复合材料

Li4Ti5O12/C复合材料


以上内容来自齐岳小编zzj 2021.4.20



库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