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名 1-乙炔基芘
英文名 ethynylpyrene
CAS号 34993-56-1
分子量 226.272
密度 1.2±0.1 g/cm3
沸点 410.6±14.0 °C at 760 mmHg
分子式 C18H10
熔点 113-115ºC
闪点 194.9±14.2 °C
结构与性质
1-Ethynylpyrene 是一种典型的共轭多环芳烃衍生物,其在芘分子的1位引入一个炔基基团,从而在保持芘荧光特性的同时引入了高反应性的炔基官能团。
外观:通常为黄色或浅橙色粉末
溶解性: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氯仿、二氯甲烷、THF、DMSO
稳定性:在避光和低温条件下较为稳定,但炔基在某些条件下(如铜催化、光照)易参与偶联反应。
反应活性与应用
炔基的存在使1-乙炔基芘成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荧光中间体,可通过多种有机化学反应修饰或连接到其他分子上。常见的反应包括:
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
与叠氮化合物(azides)在铜催化条件下发生Huisgen 1,3-偶极环加成反应,生成1,2,3-三唑产物。
常用于生物分子标记、表面修饰、荧光探针制备等。
交叉偶联反应
如Sonogashira偶联反应,可与芳基或烷基卤代物进一步构建更复杂的π共轭体系,增强荧光性能。
表面修饰与功能材料构建
由于芘的疏水性和荧光特性,该分子可以通过炔基连接到纳米材料表面(如石墨烯、量子点、金纳米粒子等)上,用于传感器、成像材料和光电器件等。
生物及材料科学应用
1-Ethynylpyrene 是一类多功能探针分子,广泛用于以下几个领域:
生物标记
通过点击反应将其连接到含叠氮修饰的DNA、RNA、蛋白质或糖类,实现荧光标记和追踪。
特别适用于细胞内外的高灵敏度成像研究。
荧光传感器
由于其荧光对周围极性和环境敏感,1-乙炔基芘可用于离子、pH、蛋白质等的检测。
结合受体分子构建“turn-on”型或“ratiometric”型荧光探针。
材料科学
可参与自组装、聚合反应制备具有特定光电性能的聚合物、液晶或有机发光材料(OLED)。
可用于太阳能电池、光导纤维和信息存储等功能材料研究。
相关推荐:
有良好的配位和鳌合能力,ICG-NOTA
合成肽cyclo(Arg-Gly-Asp-D-Tyr-Cys)
1448440-39-8,(S)-4,4-二氟-1-甘氨酰吡咯烷-2-甲腈
亮绿色荧光染料Alexa Fluor 488
133081-26-2,琥珀酰亚胺6-BOC-肼基烟酸酯,NHS-Hynic-Boc
Boc-EB,2056902-27-1,EB-NH2
双功能螯合剂474424-15-2,DOTA-PNB酯
双功能螯合物,HBED-CC-tris(tBu)e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