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科研动态
FITC-Fibrinogen,荧光素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合成过程
发布时间:2025-09-09     作者:axc   分享到:

FITC-Fibrinogen,荧光素标记纤维蛋白原的合成过程

FITC-Fibrinogen(荧光素标记纤维蛋白原)是一种通过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与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偶联形成的荧光标记分子。纤维蛋白原是一种高分子量(约340 kDa)多亚基血浆蛋白,由两条Aα链、两条Bβ链和两条γ链组成,具有丰富的赖氨酸残基及多个可反应氨基位点。通过FITC标记,可以在保留纤维蛋白原结构和功能的同时,实现其在生物化学实验和细胞研究中的荧光示踪和定量分析。

在化学偶联上,FITC-Fibrinogen的核心反应依赖于FITC分子中的异硫氰酸基团(–N=C=S)与纤维蛋白原赖氨酸侧链的伯胺(–NH2)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形成稳定的硫脲键(–NH–C(=S)–NH–)。这一反应在弱碱性条件下(pH 8.0–9.0)进行,以保证蛋白氨基去质子化,提高亲核性,并程度地维持蛋白质三维结构的稳定。反应通常在低温(4–10℃)下进行数小时至过夜,以减少蛋白质变性和聚集,同时避免FITC光降解。

具体的合成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纤维蛋白原溶解于适当的碳酸盐缓冲液或磷酸盐缓冲液中,调节pH至弱碱性,以保证赖氨酸氨基活性;随后,将FITC溶解于干燥的有机溶剂(如DMSO)中,缓慢加入蛋白溶液,混合均匀后在避光条件下温和反应。FITC与蛋白分子的偶联效率受pH、温度、溶剂体系及FITC与蛋白摩尔比影响,通常需要优化这些条件以获得高标记率,同时避免蛋白质结构破坏。

在纯化过程中,反应体系中通常含有未反应的FITC、小分子副产物及可能的蛋白聚集物。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透析、凝胶过滤(GPC)或离心超滤等,以去除自由FITC和低分子杂质,同时保持蛋白分子完整性。透析通常使用分子量截断适合的膜(如10–30 kDa),在缓冲液中多次更换,直至自由FITC浓度降低至可接受水平。凝胶过滤可进一步分离标记蛋白与小分子杂质,保证产物的均一性。纯化后的FITC-Fibrinogen通常储存在含有低浓度剂(如0.02% NaN3)和稳定盐缓冲液中,并在低温避光条件下保存。

表征方面,FITC-Fibrinogen的成功标记可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检测。UV-Vis谱显示FITC特征吸收峰(约495 nm),荧光光谱显示发射峰(约520 nm),可评估标记效率和荧光强度。此外,可通过SDS-PAGE联合荧光成像进一步确认标记蛋白的完整性和均一性。蛋白浓度可通过比色法或UV吸光度测定(280 nm)进行定量,同时结合荧光强度评估标记密度。

FITC-Fibrinogen的标记不仅保留了纤维蛋白原的构象和功能位点,还赋予了荧光可视化能力,使其应用于血凝研究、血栓模型实验、细胞黏附及蛋白相互作用研究。其合成过程强调温和的反应条件、缓冲体系控制和高效纯化方法,保证产物在实验中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通过合理设计标记比例和优化纯化步骤,FITC-Fibrinogen可以作为高效、稳定的荧光示踪分子,为生物化学研究和细胞实验提供可靠工具。

产品名称:FITC-Fibrinogen,荧光素标记纤维蛋白原

纯度:95%+

性状:固体或液体

储藏条件:-20°C干燥避光保存

包装规格:50mg  100mg  250mg  500mg(按需提供)

厂家:齐岳生物

FITC-Fibrinogen

关于我们

齐岳生物供应近红外荧光花菁染料标记各种官能团的定制服务,如活性酯(NHS酯)、马来酰亚胺(MAL)、叠氮(N₃)、炔基(alkyne)等,便于与蛋白质、肽、多糖、抗体、寡核苷酸、纳米颗粒等共价偶联。可选择多种功能团与目标分子进行精准结合,实现对蛋白质、多肽、抗体、核酸或纳米材料的荧光修饰。此外,齐岳生物还提供定制染料标记服务,包括肽类、蛋白类、小分子、糖类等不同类型标的物,满足用户在科研、成像等多方面的个性化应用。

推荐产品:

CY3.5-β-淀粉样多肽1-42

CY3.5-Angiopep-2

CY3.5-Baicalein

CY3.5黄芩素

CY3.5-Bilirubin

CY3.5修饰胆红素

CY3.5-BSA

CY3.5标记牛血清白蛋白

仅供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实验AXC.2025.09


库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