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3.5-N-乙酰化壳六糖(Cy3.5-N-acetylchitohexaose)是一种将荧光染料CY3.5与N-乙酰化壳六糖(N-acetylchitohexaose, 简称NAc-chitohexaose)通过化学键结合的荧光标记多糖衍生物。该分子兼具壳寡糖的生物活性和花青素类荧光染料的光学特性,是糖生物学研究、细胞成像、糖受体识别及药物递送等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荧光探针与功能性生物材料。
一、结构组成与化学特性
CY3.5是一种花青素(cyanine)类红光荧光染料,其激发波长约为 581 nm,发射波长约为 596–610 nm,具有高量子产率、强吸收系数以及良好的光稳定性。它常用于分子生物学中的荧光标记,如标记寡核苷酸、蛋白质或糖分子,用于共聚焦显微成像和荧光定量分析。
N-乙酰化壳六糖是由六个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单元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线性寡糖,是壳聚糖(chitosan)部分脱乙酰化后的结构片段。它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是几丁质(chitin)水解的中间产物之一。N-乙酰化壳六糖分子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且能与多种凝集素(lectin)或糖受体发生特异性识别。
通过在N-乙酰化壳六糖分子末端引入氨基或羟基反应位点,再与含有活性酯(如NHS酯)或异硫氰酸酯(–NCS)的CY3.5进行偶联,可以得到稳定的共价连接物——CY3.5-N-乙酰化壳六糖。该化合物既保持了荧光染料的光学性能,也保留了壳寡糖的生物识别特性。
二、光学与理化性质
CY3.5-N-乙酰化壳六糖在水相环境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其光谱性质表现为:
吸收波长(λmax, abs):约581 nm
发射波长(λmax, em):约596–610 nm
荧光量子效率:高(约0.2–0.3,取决于溶液pH与极性)
光稳定性:优于常见罗丹明类染料,适合长时间成像
此外,该分子在pH 6–8范围内荧光信号稳定,对温度变化不敏感,适合在生理条件下应用。

名称:花青素CY3.5-N-乙酰化壳六糖
用途:科研
状态:固体/粉末/溶液
保存:冷藏
供应: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三、生物学功能与应用领域
糖受体识别与结合研究
N-乙酰化壳六糖能够特异性地与多种几丁质结合蛋白、壳寡糖识别受体(如Dectin-1)或真菌免疫识别分子相互作用。通过CY3.5荧光标记,可实现这些结合事件的可视化与定量分析,用于研究糖–蛋白相互作用机制。
细胞与组织成像
CY3.5发射红光信号,穿透能力较强、背景低,因此CY3.5-N-乙酰化壳六糖可用于活细胞或组织切片中的荧光显微成像。它能靶向细胞膜上糖结合受体或特定胞外基质成分,实现对细胞糖代谢活动或糖链分布的实时观测。
免疫调节与药物载体研究
N-乙酰壳寡糖类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及促进组织修复的活性。将其与荧光团结合,不仅便于追踪其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还可用于构建“可视化药物递送系统”。例如,通过将CY3.5-N-乙酰化壳六糖修饰在纳米颗粒表面,可实现糖受体介导的靶向递送。
生物传感与诊断
由于其高灵敏的荧光响应,CY3.5-N-乙酰化壳六糖可作为糖识别传感探针,用于检测壳寡糖酶活性、糖链水解过程,或监测细胞糖代谢变化。同时,它也可在生物芯片、微阵列平台中用作荧光标记物。
四、制备与纯化方法
通常的合成路线包括以下步骤:
对N-乙酰化壳六糖引入反应活性基团(如氨基);
使用CY3.5-NHS酯或CY3.5-异硫氰酸酯进行偶联反应(pH约8.3–8.5,温和条件下进行);
通过透析或凝胶过滤去除未反应的染料;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纯化,并通过质谱(MS)与紫外–可见光谱(UV–Vis)确认结构。
最终产物呈红色至暗红色粉末,溶于水或缓冲液后显示明亮红色荧光。
相关推荐:
sulfo-Cyanine5 SE/NHS ester,881178-43-4
Sulfo-Cyanine5 tetrazine
Cy7-Hydrazide(2183440-63-1)
iFluor 750 酪胺(iFluor 750 Styramide)Alexa Fluor 750酪胺
iFluor 700 酪胺(iFluor 700 Styramide)Alexa Fluor 700酪胺
2278125-15-6
Con-DBCO-Propargyl-PEG5-TFP ester
OSU-VC-PAB-MMAE,NHS-VC-PAB-MMAE
IRDye 800CW-Maleimide,1279564-25-8
DBCO-PEG3-Glucuronide-MABC-Exatecan
HyNic-PEG2-Amino-DBCO,2741281-12-7




齐岳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
库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