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宣传资料 > 荧光标记
花青素CY7标记二十二碳六烯酸 CY7-DHA的主要应用领域
发布时间:2025-10-21     作者:zyl   分享到:

中文名称:花青素CY7标记二十二碳六烯酸 

英文名称:  CY7-DHA

用途:科研

状态:固体/粉末/溶液

保存:冷藏

供应: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花青素CY7标记二十二碳六烯酸

CY7-二十二碳六烯酸(CY7-DHA,Cyanine7-Docosahexaenoic Acid)是一种将近红外荧光染料花青素7(Cyanine7, Cy7)与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通过化学键偶联形成的荧光标记脂质分子。该分子兼具Cy7的强近红外发光性能和DHA的优异生物膜亲和性、脂质流动性及信号传递特性,是一种具有高光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的功能性探针。CY7-DHA广泛应用于脂质代谢示踪、膜结构研究、纳米药物载体成像以及生物体系中的脂质转运与代谢动力学研究。

一、组成与结构特点
DHA是一种天然存在于生物膜和神经系统中的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C22:6,六个双键),具有优异的膜流动性调控与信号转导功能。Cy7是一种典型的花青素类近红外荧光染料,其发射峰通常位于750–780 nm波段,具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高量子产率及优良的组织穿透能力。
通过化学偶联,将DHA分子末端的羧基与Cy7染料上的氨基或羟基反应,生成稳定的酰胺或酯键,即可得到CY7-DHA偶联物。该分子既保持DHA的脂溶性特征,又兼具Cy7的高亮度近红外发光性能,从而在生物膜环境中实现光学可视化。

二、合成原理与方法
CY7-DHA的合成通常采用活性酯偶联法。首先利用EDC/NHS体系将DHA的羧基活化,生成NHS酯中间体;随后与带有伯氨基的Cy7染料(如Cy7-NH₂或Cy7-amine)反应形成酰胺键。反应在温和的无水有机溶剂(如DMF或DMSO)中进行,pH控制在7.5–8.0范围,以保证DHA不发生氧化。产物经柱层析或反相HPLC纯化后得到高纯度的CY7-DHA。该分子通常以溶液或冻干粉形式保存,避光、低温条件下可保持稳定。

三、光学与物化性质

吸收与发射光谱:CY7-DHA的吸收峰位于740 nm左右,发射峰约在770–780 nm,具有较强的近红外荧光信号,背景干扰小。

光稳定性优异:Cy7骨架赋予其较高的抗光漂白能力,适合长期成像。

脂溶性增强:DHA链的引入提高了分子的疏水性,使其易于嵌入脂质双层或脂蛋白结构中。

生物相容性良好:DHA来源天然,与细胞膜磷脂结构相似,可降低非特异性吸附并提高生物体系适应性。

四、功能特性与优势

双功能结构:CY7-DHA兼具荧光成像与生物脂质特性,可同时实现成像与生化作用追踪。

近红外窗口穿透性强:发射波长处于NIR-I区(700–900 nm),可在组织深层获得高信噪比图像。

膜亲和性突出:DHA链使探针能够插入细胞膜脂质层中,用于监测膜流动性与脂质分布。

信号稳定性高:不易发生自淬灭或氧化降解,适合长时间动态观测。

五、主要应用领域

脂质代谢与运输研究:CY7-DHA可作为DHA衍生物示踪探针,用于研究细胞摄取、代谢途径及跨膜转运。

膜结构与相分离研究:通过其脂质亲和性,可监测膜微区变化及脂筏区域的分布。

纳米载体标记:CY7-DHA可修饰脂质体、聚合物胶束或脂质纳米粒,赋予其荧光可视化特性,用于药物递送系统的追踪。

体内近红外成像:由于其长波长发射特性,可用于小动物体内的组织、器官分布成像及动态监测。

信号传递与氧化应激研究:DHA部分可参与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配合荧光变化实现功能成像。

关于我们:

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原料药、MOF,离子液体 ,PEG衍生物、科研试剂、多肽、光电材料、碳纳米管、纳米材料、脂质体、合成磷脂的研发、定制合成、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


库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