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鱼藤酮的PLGA纳米粒的设计与合成
发布时间:2025-07-01     作者:zhn   分享到:
载鱼藤酮的PLGA纳米粒
鱼藤酮(Rotenone)是一种线粒体复合物I抑制剂,广泛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诱导或作为*肿瘤药物候选。然而,其毒性与不良分布限制了实际应用。利用PLGA纳米粒包载鱼藤酮能改善其释放控制与靶向效果。
结构设计:
以PLGA为载体骨架,形成纳米颗粒;
鱼藤酮分布于粒子内部;
表面可进行PEG化、靶向化修饰。
合成方法:
常采用O/W单乳液-溶剂蒸发法。鱼藤酮与PLGA共溶于有机相(如DCM),乳化至含PVA的水相形成微乳液,经搅拌蒸发有机溶剂获得纳米粒。粒径、包封率可通过调控参数优化。
性能优势:
控释释放,减少急性毒性;
提高血液中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可实现神经靶向(如修饰RVG肽)或肿瘤靶向;
有助于构建帕金森病等神经病理模型。
应用场景: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诱导;
肿瘤抑制研究平台;
靶向线粒体的治疗系统开发;
ROS相关疾病治疗探索。
关于我们:
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蛋白、多肽、氨基酸、小分子、生物素类试剂、PEG衍生物、离子液体、脂质体、纳米颗粒、共聚物及光电功能材料的定制合成服务。公司拥有成熟的有机合成、生物合成与分子修饰平台,提供从结构设计、工艺开发到纯化表征的一站式定制方案。
以上资料由齐岳生物小编zhn提供,仅用于科研
相关推荐:
FITC-Dextran MW:500K
FITC 脂质体
FITC-HA(200-400 kDa)
FITC-Dextran MW:40K
TCO-PEG-FITC MW:5000
FITC-Chitosan MW:50K 绿色荧光标记壳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