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宣传资料 > 荧光标记
RB-Chitosan,罗丹明壳聚糖的荧光性质
发布时间:2025-09-12     作者:axc   分享到:

RB-Chitosan,罗丹明壳聚糖的荧光性质

RB-Chitosan 是一种将高分子多糖壳聚糖(Chitosan)与罗丹明 B(Rhodamine B, RB)荧光染料通过共价偶联形成的功能性材料。壳聚糖是由β-(1→4)链接的 D-葡萄糖胺和 N-乙酰-D-葡萄糖胺组成的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活性。RB-Chitosan 将壳聚糖的生物特性与罗丹明 B 的明亮荧光结合,实现了功能化高分子材料的可视化,应用于药物载体、荧光成像、环境监测及生物传感等领域。

从化学结构上看,RB-Chitosan 由三部分组成:① 壳聚糖骨架,含大量氨基和羟基官能团,提供反应位点和良好的水溶性;② 罗丹明 B 荧光团,具有共轭芳香环体系和胺基或活性酯,可发射明亮的橙红色荧光(激发波长约 540–555 nm,发射波长约 565–580 nm);③ 偶联链,通过酰胺键将 RB 与壳聚糖连接,使荧光团空间独立于高分子骨架,从而保持荧光性能和壳聚糖功能。

RB-Chitosan 的物理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外观与状态:RB-Chitosan 通常为红橙色固体或粉末,也可溶于水形成均一透明或微浑浊的红色溶液。荧光染料的引入赋予了明显的可视光学特性,使得材料在紫外或可见光照射下呈亮丽的橙红色荧光。

溶解性:壳聚糖在酸性条件下(pH 4–6)可溶,而 RB 的偶联不会影响壳聚糖的水溶性。偶联后的 RB-Chitosan 可在稀酸溶液中形成均一溶液,便于溶液制备、膜成型或纳米颗粒构建。

分子量与粘度:壳聚糖的分子量通常在几万到几十万道尔顿之间,RB 偶联后对分子量影响相对有限。由于壳聚糖链段的存在,RB-Chitosan 溶液呈现一定粘度,可用于凝胶形成、膜制备及纳米颗粒包封。粘度受分子量、偶联度及溶液浓度影响,可通过调节偶联比例实现物理性能优化。

荧光特性:RB-Chitosan 的荧光性质取决于 RB 偶联效率和空间环境。激发波长约 540–555 nm,发射波长约 565–580 nm,量子产率较高,光稳定性优良。荧光团均匀分布于高分子骨架上,避免了自聚集淬灭现象,使材料在溶液或固态下均可获得稳定荧光信号。

热学与力学性质:RB-Chitosan 继承了壳聚糖良好的热稳定性,可耐轻度加热而不降解。偶联后,材料仍保持一定机械强度,适合膜制备、微球或纳米颗粒构建。偶联度较高时,溶液粘度和凝胶能力会有所增强,有利于药物载体或组织工程支架的形成。

化学稳定性:RB-Chitosan 在常温和避光条件下较稳定,荧光信号和高分子骨架不易降解。偶联的酰胺键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保持稳定,使材料适用于生物体系和环境检测场景。

应用潜力:RB-Chitosan 的物理性质,如水溶性、荧光可视性、可控粘度和热稳定性,使其成为药物递送体系的理想载体,可用于制备纳米颗粒、微球、薄膜或水凝胶。同时,荧光特性便于在细胞或组织中进行追踪和定位,为生物成像和传感提供直观信号。

综上所述,RB-Chitosan 是通过壳聚糖氨基与罗丹明 B 偶联形成的荧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其物理性质包括红橙色外观、良好水溶性、一定粘度、热稳定性及优异荧光性能。材料兼具生物相容性与可视化特性,可应用于药物递送、荧光成像、传感和生物材料开发,为功能性多糖研究提供可靠实验工具。

产品名称:RB-Chitosan,罗丹明壳聚糖

纯度:95%+

规格:mg/g

用途:科研

状态:固体/粉末/溶液

RB-Chitosan

推荐产品:

cy5.5-甘氨鹅脱氧胆酸

CY5.5标记甘氨酸

CY5.5-Glycine

CY5.5标记甘氨脱氧胆酸

cy5.5-甘氨脱氧胆酸

CY5.5标记甘露四糖

CY5.5-Mannotetraose

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小编axc

库存查询